您好,欢迎进入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检测认证技术专业委员会官网! 免费注册
2024年04月23日
关注官方微信

>如何锻造道地药材,推动标准化生态种植? ——四问宁波中医药发展

如何锻造道地药材,推动标准化生态种植? ——四问宁波中医药发展

来源: 阅读: 1,946 次

道地药材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石。宁波药用植物资源丰富,栽培条件得天独厚。海曙章水一带的浙贝母和慈溪的浙麦冬是国内著名“浙八味”道地药材,种植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近年来由于产业化程度较低、市场空间有限等原因,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。未来随着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不断升级,道地药材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。如何振兴浙贝母、浙麦冬产业,同时积极开发一批新的高品质药材,既是乡村产业发展需要,更是推进中医药产业化、现代化,加快建设“中医药强市”题中应有之义。
抓住时机,重振贝母、麦冬产业迫在眉睫
古籍《晏子春秋》写道: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……所以然者何?水土异也”。这种差异在中药材上就体现为,产自不同地方的同一味中药,其品质、功效、产量等的不同。古人通过反复对比和临床实践观察,逐渐选出质量和疗效最佳的品种,并以产地来命名该药材。
历史上道地药材多数来源于野生资源,数量有限。目前,我国常用中药材600多种,其中300多种已实现人工种养,初步形成了四大怀药、浙八味、川药、关药、秦药等一批产品质量好、美誉度高的道地药材优势产区,而浙贝母和浙麦冬就是“浙八味”中的两种主要中药材。
章水镇是中国的“浙贝之乡”和“原产地注册标记”保护地,种植浙贝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。常年种植面积1万多亩,涉及农户8000多户近2万人,年提供商品贝母1500吨,产值约2亿元。上世纪90年代以前,贝母产量约占全国八成,形成“一地生产,供应全国”的局面,更有“一担贝母一船谷”之说,是养活几代人的致富产业。
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,浙贝母弱产业遇到三大困境:
一是遭受市场萎缩和竞争激烈双向挤压。由于浙贝母尚不属于药食同源,只能用作药材,因此用途较窄,严重影响其市场空间。据统计,目前宁波浙贝母种植面积约7000亩,年总产值约6000万元,均比高峰期大幅下降。而浙江磐安、江苏海门等产区近年产量增加较快,逐渐与宁波形成三足鼎立之势。
二是种质资源退化。长年累月的熟地连作种植导致其品质退化的趋势明显,种子和土壤病害加重。同时,“家家种贝,户户留种”的传统自繁生产方式司空见惯,缺乏专业系统的品种选育,进一步造成浙贝母种质资源退化,进而影响其经济效益。
三是组织化程度低。章水、鄞江、龙观等浙贝母产地5亩以上种植大户不足100户,占比仅为2.2%,其余97.8%为散户种植,尚未形成“加工企业+合作社+农户+基地”或者“行业协会+农业经营主体+基地”的生产经营模式,行业发展的整体组织化程度不高。
慈溪的浙麦冬遇到的情况与浙贝母大致相同。麦冬栽培历史悠久,600年前就有种植的记录。2019年6月,“慈溪麦冬”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。目前浙麦冬种植规模约5000亩,与高峰时期相比,总体也处于大幅度下降状态。而真正作为药材采收的每年只有1000亩左右,主要用于参麦注射液需求,其他只作为景观用。麦冬产业在市场需求、品质提升、标准化生产和经营方式方面也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发展瓶颈。
全国目前有约200种药品使用浙贝母原料。随着对浙贝母的功效深入研究,目前发现其不仅在镇咳、祛痰方面有显著疗效,同时还具有抗氧化和消炎等功效,可以在更广泛的药品和保健品开发领域中应用,麦冬的功效开发及应用研究也在进一步加强。
在采访中,许多中药界人士表示,一定要紧紧抓住目前大好时机,千方百计把浙贝母、浙麦冬的根留住,确保其道地药材的基本药效,更好地为老百姓医疗健康服务。
重放异彩,亟须多管齐下、同向发力
随着乡村振兴号角吹响,这几年“浙贝之乡”相继出现一批热衷于浙贝母产业振兴的年轻农创客。邵将炜就是其中之一。为了保持浙贝母道地性,邵将炜在种植时期全部选用有机肥,加工采用无硫化工艺,以确保药材质量和品质。目前种植的浙贝母干品亩均产量在220千克至230千克,亩产值约9000元。去年,基地完成成品销售340余吨,产值1300多万元。
“锻造浙贝母的道地特性,需要从种子开始,坚持质量、科技、品牌,规模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,人才、资金、技术多管齐下。”海曙区农业农村局产业科科长朱慧娟介绍,区政府今年5月出台了扶持浙贝母产业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,并安排约3000万元财政资金进行扶持。
为激励规模化种植,推广绿色发展示范,海曙区对浙贝母原产地保护范围内追溯体系的农业经营主体,相对集中连片种植5亩以上、建成15亩以上良种繁育基地、购置机械设备和构建质量追溯体系等给予相应补助。
在推行标准化生产方面,该区建立健全了现有地方标准体系,完善《浙贝母生产技术规程》和《浙贝母全程标准化操作手册》,做到种植、加工的全过程标准化生产。
在新品研发方面,该区加大浙贝母花等衍生物的开发利用,研发袋泡贝母花茶和贝母红茶等新产品;在人才引育方面,全力引进一批高端专业技术人才,建立浙贝母博士工作站,为浙贝母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海曙区镇两级还吸引、培养年轻农创客,为浙贝母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。
药材市场价格瞬息万变,慈溪麦冬生长期需3年至4年,受种植成本持续攀升影响,在与四川、湖北等地麦冬竞争中处于劣势。为了突破这一瓶颈,慈溪从政策扶持、产业提质、销路拓展、宣传推广等入手,不遗余力推动浙麦冬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产村联动,加快乡村振兴。慈溪市崇寿镇有关负责人介绍,镇里正在傅家路片区健民村打造一个全新的集选种、育种、种植、参观、销售于一体的浙麦冬特色产业园。该项目投资325万元,占地180亩,计划通过规模化、机械化、智慧化种植等,选育出产量高、药用成分含量高、性状稳定、抗逆性强的品种加以推广种植,示范带动全市麦冬产业提质升级。
延伸产业链,因地制宜开发高品质药材
到2018年底,我市林地总面积46万公顷,森林覆盖率47.99%。业内人士认为,宁波可以利用丰富的山林资源,高质量发展林下中药材经济。这样既可节约宝贵的耕地资源,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,又可为农民致富开辟新路。
近年来,对中药有情怀的创业者纷纷在宁海、余姚、北仑等地投资兴办公司,以基地带动、创新驱动、融合促动方式,注重生态种植技术运用,提升药材品质和标准化生产水平。黄精、铁皮石斛、灵芝等中药材在我市山区较大面积种植,有的还进行深加工,打造了一批品质高、口碑好、影响大的高品质药材品牌。
在海拔800米的宁海黄坛镇张辽村回浦黄精种植基地中,种植着950亩的黄精。“我们要发展无污染、生态种植的林下经济,种出道地药材。”这是浙江回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斌的目标。
今年6月底,在洪塘宁波梨斛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内,1700多棵老梨树上的铁皮石斛已进入最后的盛花期,工人们正忙着采摘。该公司董事长杨波介绍,石斛花是一种药材,可以用来凉拌、酿酒和泡茶,每名采摘工人每天能摘大约15千克的石斛花。
在梨树上种植铁皮石斛,梨斛缘成了江北区创新发展林下经济的样板,利用石斛林下仿生栽培技术,盘活了林下土地资源,极大地提高了亩均产值,实现了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“因地制宜开发高品质药材,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,延伸其产业链,市场前景广阔。这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。”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学院副院长蔡伟博士认为,高质量发展中药材种植业,要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,完善市场、信息、技术服务体系,推动种植模式集成创新和生态转型,提高产业的集约化水平。
蔡伟建议,首先要培育龙头企业,采取“农户+基地+企业”等形式,进行规范化、特色化生产种植,提高产品质量,增强市场议价能力。其次要延长产业链,推进产销一体化。引导300亩以上规模种植企业提高效益,增强示范带动力;培育、引进药材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、提升技术水平、增加行业竞争力;通过搭建平台,提高经营主体营销能力,畅通销售渠道。